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名师工作室 >> 崔文华工作室 >> 正文
崔文华工作室

成长无坦途

2023年07月07日 11:23 王海波(广东省湛江市第二中学) 点击:[]

从教之初我在一所乡镇中学任教,班里有个学生经常吐口水,不分场合、不分对象。我与他多次促膝相谈,他照吐不误。最终大家得出的结论是:品行太差。

我不认同这个结论,便向专家请教并阅读了大量教育学、心理学、社会学等书籍,最终确认主要原因是孩子在口欲期没有得到满足,无关品行。找到问题的症结后我对症下药,帮助孩子走出困境,避免了误伤

师者,传道、授业、解惑。传真道是前提,也是落脚点,寻找有助于我们向善求真的书来读是师者成长的不二法门。这一心得来自参加工作时第一任校长对我的鼓励,他说工作都是给自己干的”“年轻教师应秉持尊重的心态向前辈学习”“放低姿态,放空自己,潜心学习”……工作中,校长也带领教师阅读,校园里每每遇见,他都问我最近又读了什么书,分享一下,我也学学。为此,我要求自己每天读书,现在还保持在固定时间阅读的习惯。

学校刚开始课改时,常常推出公开课、示范课,我不放过每一次机会,还跑到各个办公室向前辈执经叩问。坚持学习帮助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,在工作的第七个年头获得黑龙江省首届初中语文教学能手称号,不久被选调到县城一所高中任教。

我没有执教高中的经验,也没有方法可借鉴,便又一次走上学习、相信、照做、反思、实践的路,先听有经验前辈的课,再持续听不同学科、不同教师的课,不断吸纳、反思、实践。3年时间,我先后获得地市级课堂教学、说课一等奖和教研先进个人等荣誉。

最近跟一位共事10年的老校长交流,他说:你知道自己快速成长的关键点在哪里吗?你总能看到别人身上的好,总能听到你说又在谁的身上学到了什么!看来,不论在教育教学中还是为人处世方面,看到别人的好,发现别人身上的,哪怕很小也可以学为己用就是我成长的动力。其实,一个人一辈子都是在不同角色里寻找自我价值,我是谁,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,越学习越能厘清我是谁,越知道到哪里去,从而成就更高价值的自己。

在我被选为广东省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培养对象后培训期间,一位专家说:作为中小学骨干教师,一方面要勇于追求成为正高级教师,一方面要向卓越乃至专家型教师成长,前者是给自己专业水平定位,后者是给自己职业价值赋能。这句话再次给予我新的成长动力。

有了方向,寻找支撑点。我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专业发展规划,组建了课题研究团队、家庭教育学社等,同时开展课题研究、撰写论文,此后受邀在市内外教师培训中开讲座,从孤独的摸索走向众人的分享,带动了一批人前行。

成长无坦途。多年来,每遇磕绊,我虚心向专家求教、向同伴学习,往往都能得到及时的施雨补光。我摸索着伸出更多的触角,不断向上攀升,不断研究、不停成长。如今与后辈分享成长心得时,我总会告诉他们:当教师坚持向蓄力而长时,就会遇见更的自己。

关闭